又到了一年毕业季,又有万千毕业生投身职场。
2019年,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834万,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14万,再创历史新高。
但是虽然毕业人数多的可怕,但是毕业生的工资却少的可怜。
根据调查显示:七成2019应届的毕业生的签约月薪低于6000,4000元以下的占比达到35.77%。曾经幻想自己毕业月薪过万,但是现在想想能活就行!
这样一份现实的数据报告,对比大多数毕业生期望的薪资水准,简直是活生生的理想和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校时期待的高薪,现实面前成了一地鸡毛。
01
纵然重点学校部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一毕业就凭借其能力得到高薪资,但是得大部分毕业生仍然与高薪相差甚远,甚至名校冷门专业的学生还经历着眼睁睁看着同学成为人生赢家的痛苦。
面对这样的现实,一谈起工资,毕业生们往往一肚子苦水:我穷得根本就没有单独的选择项,打扰了!
但是作为招人HR也很冤枉,我们简介上的薪酬标准明明写的很有竞争力,怎么还是招不到人。
一面是毕业生抱怨自己工资低,一面是HR抱怨招人难,两方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两方都错估了对方。
各大招聘网站上,各家公司都把用人的薪水抬到很高,无形间也拉搞了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以为现在所有的公司,给所人的薪水都那么高。但是结果往往是面试求职猛如虎,一谈工资两千五。
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愿意让他们付高薪的是那些有经验、有背景,能短期为公司带来效益的人,而不是刚刚毕业的职场小白。
02
对于一名应届毕业生来说,也许虽然起点可能会相对比较低,但是起点不是终点,奋起直追,年年加薪的人比比皆是。
职场上,没有应该升职加薪的年纪,只有配不配升职的人。不怕钱少,只怕你不行。
才华还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能力驾驭不了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当你的起点是0的时候,那么任何方向都能成长。
而大部分毕业生都过分关注工作表面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比方说:头衔,地位,公司的名称以及福利情况。确实,这些东西都非常重要。但这些因素都只是暂时的,一份工作的好坏,工资的高低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因为工作从来都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
比起薪水,第一份工作它带给你的,还有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渠道。你认识的人,获得的见识,了解的行业状态,都是从这第一份工作积累起来的。
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不会跟随你一生,但是第一份工作养成的习惯,开阔的眼界,获得的成长却会跟随你一生。
03
上海人均月薪9000+,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00后都过万了,你却还在拿着5000块的死工资!
……
这样的消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我们也时刻都在被比较,都在被质问拖后腿了吗?
小时候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分数,长大了和同事比工资,在比较中我们陷入无限的焦虑。
想要一枝独秀、出人头地,怕被比下去的焦虑,这届年轻人比其他代的人都来的猛烈。他们等不及慢慢成长,就渴望一飞冲天!
作为一个职场过来人,大家都明白,刚毕业的学生谁能一毕业,就过上高薪资高待遇的工作,只是凤毛麟角。为了追求和别人一样的高薪,高位,疯狂投简历,疯狂地跳槽,95后甚至平均7个月就离职,还没来得及沉淀自己,就有开始四处迷失。
于是,在这种焦虑下,他们彷徨失措,往往还没问清自己想干什么,就开始忙着跳槽,95后更是创下了平均7个月就离职的记录。
但是好工作从来都不是跳槽撞大运撞出来的,而是在无数挫折后努力奋斗拼出来的!
最后,问一句,你刚刚毕业时,第一份工作月薪多少?